小時候,因為國小在我家旁邊,所以爸媽常常帶著我們幾個小孩去晚耍,

有時候,走多一點,就會到半山腰的國中,因為草坪大,可以放風箏,

大一點之後,爸媽因為家裡房子的重建,這樣的活動,也就這麼停止了,

不過跟阿祖住在三合院裡,每天來回上學,也走了很多路,只是那樣的感覺,有點累!

國小四、五年級,開始上英文家教班,六個人-三男三女,每次下課,大家就相約去探險,

現在想想,還好笑的,因為上課前,我們就會開始準備東西,網子、塑膠袋、手套、水壺....等等,

那時候到底抓了哪些東西、去了哪些地方,都有點忘記了,只知道,每次回家都是下課三四個小時之後了!

上了國中,我跑到另外一個鄉鎮去讀,每天回家都六點多了,根本沒機會跟大家去玩,

所以,每次回家我一定會搬一張小板凳,坐在門口,等待大家從我家門前經過,

就算都沒人,我也會坐上一小時,把晚餐也端出來吃,否則那一天,就沒讀書的心情!

後來,實在覺得自己坐在那裡,不是什麼好方法,

我就開始了一個人的探險之旅,每天回家,換上褲子跟布鞋,拎著一瓶水,就出門去了,

後山、國小後的小溪、或到阿公的田裡看一些東西,其實,也沒有什麼東西,

大概就是讓我走路、放空腦筋,我就會很開心!

現在,我還是很愛走路,如果有一門走路課,我一定會樂翻天

風靡世界各國的暢銷翻譯書《慢活》,裡頭這樣寫著:「走路還能幫助沈思,培養緩慢的心境。」

「走路其實有一些優點…因此它會拉長時間、延展生命。人生苦短,不該再浪費在速度上…...走路讓世界變得更大也更有趣。你會有時間觀察細節。」

台北走路的好地點是中正紀念堂,

台中走路的好地點是美術館,

老家走路的好地點呢?只要我可以走,都是很地點!

因為集集線的關係,有了一條自行車道,從姑姑家到我家,中間還經過阿公家,

所以, 現在回去都會走,不過,人太多,不好玩!

陪過我走過路的人,基本上,一次就很害怕了!

哈哈~歡迎大家跟我分享,陪我走路的心得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urse14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